“……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……”这首民族英雄岳飞的名作《满江红》抒发了作者满腔忠义、精忠报国的豪情,千百年来,慷慨激烈。但这首词作于何处?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?原九江市委党校副教授、九江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,现任《九江日报》总编的郑浪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:“岳飞这首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一词填写于九江。

凭什么推断《满江红》写于九江

依据一

郑浪告诉记者,公元1131年至1133年之间,岳飞正好在30岁左右,故有“三十功名尘与土”的感慨。岳飞在30岁左右这三年间,共有29个月在九江一带度过。公元1129年,岳飞北伐金军,率部攻建康(今南京)、镇压吉(吉安)、虏(赣州)农民起义军,其中除建康之役是同金军作战外,其余都可算是“内战”,虽战功显赫,但未遂岳飞誓死抗金的初衷,他念念不忘抗金复国大业。11339月,赵构命屯兵九江的岳飞北伐金军。接到命令,岳飞不禁激情涌动,灵感迸发,长期郁积于胸、萦回于脑的万千思绪一涌而出,凝诸笔端,挥就了千古绝唱《满江红》。11339月(阴历)又适逢秋季,九江一带秋雨绵绵,故在诗词中有“潇潇雨歇”之句。

依据二

另外,郑浪分析说,由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,推断这首词也作于九江。岳飞自20岁离开河南汤阴老家,到河北正定从军,然后随军经今之翼北、鲁西至商丘,再北返由河北经渭县、新乡、巩县、开封,南下至南京,后从湖口进入九江,再由九江赴杭州入朝,如此算来,计其行程,足逾八千里,故有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之说,这一研究成果基本上被史学界认可。

岳氏家园遗址就在庐山脚下

郑浪告诉记者,岳飞驻守九江10年间,曾在庐山脚下购置田宅,安顿家小,只可惜岳飞家园在明代衰败,岳飞的这首《满江红》,正是在岳飞家园写就的。

那么,岳飞家园遗址究竟在何处呢?多年来,这个话题一直困扰史学界,直到九江市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刘堂鑫老人经过15年的苦心寻觅,才使岳氏家园重现于世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春天,庐山发了几场大水,位于西北角的石门涧山洪暴发,在一块菜地里冲出一块巨石,赫然露出“岳氏名园”四个斗大的刻字,落款为“石门后人安道浮佑丁未(1247年)正旦”。刘堂鑫知道后,立即前往勘察。为进一步求证,他遍阅相关史料,终于在《四库全书》中查到董嗣果的《庐山集》有“名园独步欲谁雄,金佗坊里岳家园”的诗句。董嗣果,曾任九江权茶官。在岳飞遇难百余年后造访,在“岳园醉宿”诗中为历史做了见证。

其后,又陆续发现了多处石刻。在“岳氏名园”石刻的下方5米处,又发现了“牡丹亭”石刻。“牡丹亭”应为怀乡之情,因为岳飞家乡河南牡丹最为著名;在“牡丹亭”再往下几十米,还有“石门蒙井”和“漱石”石刻。“石门蒙井”是岳飞11岁的女儿银瓶姑娘蒙难之井。岳飞遇难的消息传到岳家后,银瓶曾写血书上诉未果,最后投井身亡以抗父冤。“漱石”是雪洗岳飞冤案的意思。

岳家田产至今仍“姓岳”

在清代毛德琦编的《庐山志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“宋周必大云,出石门涧,由官路稍前,即岳家市,自此可上化城。”在宋代《户部复田宅符》中也提到岳飞有部分田宅在岳家市。岳家市,传说是岳飞特准驻军与当地百姓集市贸易的地方。岳家市稍后一点是一条通往洪州(南昌)的古驿道(官路),这一段残存的官道宽约两米,以大鹅卵石铺成,其通过溪流所搭建的三座石桥,保持得很完整,自西向东名曰“广济”、“琵琶”、“赛阳”,因相距不到一里路,俗称“里路三桥”,在古驿道附近有座“报国寺”,系河南来的岳家军,在岳飞殉难后削发为僧,寺中供奉一支丈八铁矛,相传为岳飞所用,乃镇寺之宝。此外,在民间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:在这段古驿道的旁边,有条小溪,溪旁有两棵古树,一棵根部粗若梁柱,并露出地面沿溪蜿蜒长达数丈,状若水中游龙,名曰“望子成龙”;一棵树枝分为五叉,状似佛手擎天,名曰“五子登科”。前者为岳母姚太夫人所植,后者为岳妻李夫人所植。传说虽牵强附会,但亦可说明岳飞文化籍一代贤母的慈德而深入人心。

岳飞在岳园居住,田地有两千余亩,这些田产今在何方?据考证,这些田产在岳家市至通远一带的古驿道两旁,迄今可确信的,在通远过昌九公路沿路的垄田叫“岳家畈”或“岳家垄”,王家河在岳家畈流经四五公里便有“岳家墩”。这里至少有近百年没有岳姓人家,而以岳姓冠以地名远近皆知,郑浪说:“如果不是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,又有谁有这样久远的影响力?”

综上分析,有理由推断:岳飞的《满江红》应该是11339月(阴历)在“岳氏名园”所作,也就是在现在的庐山区赛阳镇创作的。

意义

研究考证《满江红》丰富庐山文化

“岳氏名园”的发现在我国史学界引起了轰动,几百年来留存的历史之谜终于得到了破解。台湾学者高双印来九江实地考察后,回去在当地的媒体用整版的篇幅以《九江庐山脚下走访岳飞遗迹》为题介绍了岳园发现的过程,这篇稿件一发表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。

郑浪说,研究历史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,同样,考证《满江红》一词的创作之地也不是单纯的考据文字。郑浪认为,要想使九江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这个城市必须拥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产;要有连片的(或整块的)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;这些遗产必须是在城内或城市周边。九江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十分丰厚,但真正形成典型意义上的“板块”、“连片”的文化遗产却并不多。岳氏文化圈的发掘,就能填补这方面的缺憾。岳氏文化在九江,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城区周边的石门涧、沙河至通远一带,并以此为中心,包括湖口、瑞昌、武宁、修水、永修以及湖北黄梅等地,形成圈状结构。

郑浪告诉记者,岳氏文化涵养较高,文物、古迹甚多,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所要求的“成块”、“连片”相吻合,岳氏文化的发掘,会极大地丰富庐山文化景观的内容,扩大庐山旅游的范围,增加庐山文化的含金量,正所谓“山南有秀峰,山北有岳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