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门陈氏到北宋时,已经成首屈一指的大家庭了。宋太宗赵光义敕联一幅:"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,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"。人们不禁要问,这么多人在一块生活,其生活方式究竟怎么样,就以吃饭来说吧,哪有这么大的锅呀!

当义门陈发展到聚族几百口人时,就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办法,他们将族中田地和人口分割为好几处田庄,每个田庄都设立庄首管事,统一收入和支付标准,后来把这些专门写进家法之中。他们以农耕为主,兼读诗史礼乐,接受朝廷挑选。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三千人住在一起,吃在一锅。实际上,如义门陈氏中陈佑(官居北宋右直言,相当于谏议大夫)所题联称:"缨襦之同袭堂前架上衣无主,饮膳之同味厅内席中馔有情"。用现在中老年人熟知的生活方式来比喻,就好比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时的管理和生活方式了。

义门陈在老基斜对面的高山上建一座亭,亭内设大鼓一面,有三人轮值司鼓。每到吃饭时候,鼓声就"咚-咚咚-"响起来。在各处田畈劳动的族人,就会互相传告:"吃饭啰!"大家就会放下工具,回到自己吃饭的地方去。这座山今天就叫"打鼓山"。

厨房炊事人员必须在城鼓声响起之前,把饭菜都准备好。先到桌席的人只能等着。大人是大人席,小孩是小孩席,老人是老人席,相对稳定。同桌的人没有到齐,就不会开席。这种习惯已经维持了十几代了,连家中饲养的牲口也知道了。"一犬不至,百犬不食",决不是什么神话,而是义之所至,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。

有一年春天,义门老基陈延欢叔侄两人在城门坂小石港的冷浆田里耕田,打鼓山传来一阵比一阵紧促的"咚咚-咚咚-咚-"的鼓声,他们知道吃饭的时间到了。肚子嘛,也确实饿得发慌。于是,叔侄俩互相传唤,一块沿小路往回赶。

突然,在他们必经的山路上,横卧着一根象梓树一样的大"木头",约碗口粗细,仔细一瞧,还在动呢!二人不约而同地退几步惊叫:"蛇"!延欢说:这条大青蛇还不小呢。于是二人就在远处站住了,想等蛇过去了,自己再返回去。

这条蛇却不管叔侄二人肚子饿不饿,它不紧不缓,也不游动,反而把白晰晰的肚皮仰起来晒太阳。象一根白带把路截成两段,仰了一会又翻过去,俯身又象一根梓木般,停止不动了。这条小路就这样一直被蛇占着。

叔侄二人眼看蛇没有那么快让出道来。干脆坐在路旁的草地上,叔叔装上袋烟,吸了起来,侄儿急得没法,用小石子去惊扰蛇,目的是希望蛇早点游开小路。

延欢立即制止侄儿:"不要惊它。常言道,蛇不乱咬,虎不乱伤。你弄发了它的脾气,我们还不好对付呢!何况,蛇对农人有益,有大蛇出没的地方,田鼠就少得多。"

侄儿听罢叔叔的言语,也就坐到叔叔旁边去了。约过了两袋烟的功夫,这条大青蛇开始慢慢蠕动,滑过小路,朝山林中而去。

叔侄二人回到庄里,同桌六位族人齐刷刷地在等候他们俩呢,大家听完叔侄的叙说,谁也没有责怪他俩。于是一边吃一边风趣地说笑着。

以后,大家到小石港去劳动时,都十分注意,看有没有蛇。说来也怪,打那以后,谁也没有再见这条蛇,倒是这条港,被义门人称为"青蛇港"而流传到现在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《寻庐文化报》2008.11期